冬將去春將來

2016011917:31
      臘八粥怎樣個好法,有道光皇帝的題為《臘八粥》的詩為證:一陽初複中大呂,穀粟為粥和豆煮。 應節獻佛矢心虔,默祝金光濟眾普。 盈幾馨香細細浮,堆盤果蔬紛紛聚。 共賞佳品達妙門,妙門色相傳蓮炬。 童稚飽腹慶升平,還向街頭擊臘鼓。
臘八至,日子也到了辭舊迎新的檔期,冬將去春將來,又一次季節輪回即將開始。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農耕為主的國度,臘月也就是歲末了,接近新年的味道了。忙碌辛苦了一年的人們該歇歇腳,享受一下生活的閒情逸致。把田間、地頭自耕、自種的五穀雜糧洗漱乾淨,再配以樹上結的紅棗,土裏長的花生……放在一起煮熟燉爛,加上適量的糖,就做成了可口香甜、營養豐富的臘八粥。
我國古代天子,農曆每年的十二月要用幹物進行臘祭,敬獻神靈。臘祭包括兩個方面:一是祭祀;二是禱祝。祭祀是祀八穀星神,用幹物敬獻,表示慶豐收之意。幹物稱臘,八是八穀星神,故稱臘八。在時間上,臘祭又是在農曆每年的臘月初八日進行的。臘月初八日亦稱臘八。禱祝是臘祭的一個重要方面,內容是祈求來年風調雨順, 確保農業豐收。於每年的臘月初八日用幹物祭祀八穀星神,進行禱祝,稱為臘八祝或稱蠟八祝,祝與粥同音,於是就於每年的臘月初八日,將蔬果乾物攪和在一起, 煮熟成粥,敬獻農神,以表示慶豐收之意,並進行禱祝。用臘八粥來諧音臘八祝的意思,這就是臘八粥的由來。含義是用幹物煮粥,敬獻農神,進行禱祝,祈求保 佑,以慶豐收。
中國喝臘八粥的歷史,僅書面記載的也已有一千多年了。至遲始於宋代。每逢臘八這一天,不論是朝廷、官府、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。明代的用 料,加江米、白果、核桃仁、栗子等煮粥。到了清朝,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。在宮廷,皇帝、皇后、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、侍從宮女賜臘八粥,並向各個寺院 發放米、果等供僧侶食用。在民間,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,祭祀祖先;同時,闔家團聚在一起食用,饋贈親朋好友。著名的雍和宮臘八粥,除了江米、小米等五穀 雜糧外,還加有羊肉丁和奶油,粥面撒有紅棗、桂圓、核桃仁、葡萄乾、瓜子仁、青紅絲等。